当前位置: 首页>>要闻>>政务要闻

三农“丰”景正好丨沃野织锦谱华章——高台县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纪实

来源:高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:段海 发布时间:2025-07-18 18∶04
字体:【 打印

盛夏时节,高台大地生机盎然。沃野田畴间,新铺设的智慧灌溉管网如银龙蜿蜒;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里,青翠的玉米挺直腰杆;规模化养殖基地内,膘肥体壮的牛羊成群结队。一幅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展。

这一切源于高台县以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为总揽的坚定步伐。该县严守粮食安全、不发生规模性返贫、农村和谐稳定三条底线,聚力产业升级、乡村建设、治理创新,探索出一条具有高台特色的振兴之路。

严守底线固根基

粮安天下,农稳社稷。高台县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,粮食播种面积牢牢稳定在36.67万亩,超额完成省市任务。在水资源利用上做足文章,实施灌区改造与监测项目,新增耐旱作物7.79万亩,压减高耗水作物7.17万亩,实现节水增效双赢。

防止返贫的“安全网”越织越密,“一键申报”畅通渠道,61户监测对象风险稳定消除。投入衔接资金近亿元实施82个项目,14个经营性帮扶项目与153家经营主体联动,带动265户监测对象和1921户脱贫户融入特色产业链条。

产业强筋促升级

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。高台县大力实施“牛羊菜果薯药粮种”扩量提质延链行动,打造粮食高产示范片21个,蔬菜、制种面积达39.9万亩。

高台辣椒品牌优势日益凸显,引进安徽保银、新疆昆仑红等头部企业,建设西部辣椒产业园、高台辣椒研究院及辣椒全产业链项目,带动发展辣椒6万亩。同时,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1.17万亩,全县蔬菜面积达17.51万亩。

畜禽养殖扩繁增量,19个规模化养殖基地加快建设,牛羊猪饲养量分别达9.94万头、71.22万只、23.42万头。创新推行“投养用富”数字化肉牛养殖模式,与海南君知资本合作盘活3个养殖场区,首批265头肉牛已进场,进一步紧密联农带农机制。

和美家园入画来

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高台县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围绕新改建农房和拆除空置房“双千户”目标,启动4个省级示范村和7个省市县级“和美乡村”创建。

“八改”工程惠及千家万户:改造乡村道路15公里,铺设污水管网2.27公里,新建卫生厕所295座。高质量清洁村庄创建和绿化美化行动深入推进,农村环境实现从“脏乱差”到“洁净美”的华丽转身。全县75.8%的农房完成改造提升,探索发展“田园综合体+新型城镇化”路子,打造弱水蒹葭、弱水南院等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。

治理铸魂润乡野

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石。高台县深化“党建+产业”模式,创新组建“高台红”辣椒产业等12个联合党委,辐射带动109个村、40余家经营主体、6000余户农民抱团发展。

“三治融合”深入推进,网格管理、综治中心等高效运行,“四级七天”调解法、“村情二维码”等经验让99%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。文明乡风浸润人心,“孝善基金”“爱心超市”传递温情,“我们的节日”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。累计创建县级以上文明村镇121个。

改革赋能新动能

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。高台县全域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,完成8个镇135个村基础数据摸底。

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探索深化,新增试点村15个,成立村集体公司44家,实现经营收入1130万元,村均26.27万元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,遴选45家服务主体,在粮食作物“耕、种、防、收”全环节推进托管服务3万亩以上,为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架起桥梁。

从筑牢底线到产业勃兴,从乡村蝶变到治理创新,再到改革破冰,一幅产业兴、生态美、乡风好、治理优、百姓富的新时代乡村画卷,正在高台大地徐徐展开。

“高台县立足农业优先型功能定位,加力拓展现代农业发展‘六个空间’,实行县级领导包镇抓村工作机制,推动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不断取得新成效。”高台县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我们将继续探索实践,努力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可复制、可推广的高台经验。”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